关于开展2016年肥东县“科普之春”送科技下乡活动的通知
东科协字(2016)7号
关于开展2016年肥东县“科普之春”
送科技下乡活动的通知
各乡镇科协,县属各学会、协会:
为深入贯彻中央和市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不断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推动新农村建设,决定2016年继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科普之春”送科技下乡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大农村科普宣传力度,积极主动的把农业科技送到田间地头、把科普知识送到群众中去,切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简化形式、注重实效,以新作风、新形象、新气象开创农村科普工作新局面。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促进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时间
2016年3月—4月。
三、主场活动时间、地点:
2016年3月23日,杨店乡大街。
四、参加活动单位:
县科协、人社局、农委、科技局、卫计委、司法局、环保局、县直机关工委、老科协、团县委、妇联、残联、畜牧水产局、能源局、林业局等15个单位。
五、主要内容和形式
采取政府主导、科协牵头、部门联合、农科教大协作、县乡村大联动的方式进行。活动突出接地气、见实效,组织服务队伍直接送科技下乡,加大宣传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力度,宣传农村实用技术、医疗卫生、身边科学知识,努力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群众的科学文化生活。
1、大力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广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发展为落脚点,充分发挥已获国家、省、县表彰的示范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和科学技术知识的宣传。组织专家和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大规模、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以推广主推品种、主导技术为重点,采取专家讲座、订单培训、样板示范、“三农”科普书屋和网络咨询等有效形式,帮助农民解决和掌握适合本地种养殖品种的疑难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
2、加强农村基层科普设施示范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普示范体系。通过大力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深入开展农村科普示范体系建设,加大对农业生产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农技协组织带头人的培训,提高科技示范户的科学种植、养殖、加工生产能力,通过典型引路帮助广大农民树立科学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意识,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能力。
3、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着力增强农民致富增收能力。积极开展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机制,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持证上岗就业。通过集中培训、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强转移就业农民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律和就业维权意识。
4、加强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建设,巩固和发展科普人才队伍。大力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充实农业专家学者科技服务团和科普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科技服务团和科普志愿者的作用。加强沟通协调、积极整合资源,有选择、有重点的开展扶贫助困活动,帮助农村弱势群体解决春耕春种中的实际困难。
六、具体要求
1、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各乡镇科协,县属学会、协会、等要充分认识“科普之春”送科技下乡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加强与其它各部门的密切配合,营造大协作、大科普的工作格局。
2、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各乡镇科协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强活动的针对性、实用性、灵活性。切忌形式主义和走过场,确保活动有始有终,见到成效。
3、重视宣传,体现特色。各乡镇科协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活动特色。要重视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典型的推广,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力度,在农村中掀起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潮。
4、认真总结,及时上报。请各乡镇科协将活动总结、典型材料、工作统计表及配文字说明的相关照片于4月30日前报县科协普及部。
肥东县科学技术协会
2016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