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耀斑比想象的更频繁
太阳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频繁地产生极其强烈的辐射。一项调查发现,类太阳恒星似乎每世纪都会发生一次“超级耀斑”,并可能伴随粒子风暴,对地球上的电子设备造成毁灭性打击。鉴于上一次袭击地球的大型太阳风暴发生在165年前,地球可能很快会迎来另一场太阳风暴。然而,目前尚不确定太阳与其他恒星有多少相似之处。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
尽管对太阳活动的直接测量直到20世纪中叶才开始,但人们早就获得了太阳风暴的证据。1859年,太阳产生了一次极其强大的耀斑,即一次光辐射爆发。这通常与随后发生的日冕物质抛射(CME)有关,后者是向太空喷射磁化等离子体粒子气泡。
事实上,那次耀斑之后确实发生了CME,并袭击了地球,引发了强烈的地磁风暴。当时的天文学家记录了这一事件——卡灵顿事件。如果今天发生这种情况,它可能会摧毁通信系统和电网。
还有证据表明,早在卡灵顿事件发生前,地球曾遭遇过更强烈的太阳风暴。对树轮和冰芯中放射性碳的评估表明,地球偶尔会在几天内被非常高能的粒子轰击,但尚不清楚这些粒子是来自一次性的大规模太阳爆发,还是来自几次较小规模的太阳爆发。此外也不确定太阳能否在一次爆发中产生如此巨大的耀斑和粒子风暴。
这些证据在地球上出现的频率,以及天文学家在其他恒星上记录的超级耀斑,表明这些巨大的爆发通常相隔数百到数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