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法首次验证天然材料具有拓扑超导性
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英国牛津大学和爱尔兰科克大学等机构合作,开发出一种强大的新技术,首次实验证实天然材料碲化铀(UTe2)具备内在拓扑超导性。这为大规模、容错型量子计算机的核心材料筛选提供了关键方法。
量子计算机的量子比特极易受到环境噪声干扰,导致“量子退相干”,这限制了量子计算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拓扑超导体被认为是突破这一瓶颈的理想材料。其表面能承载一种名为“马约拉纳费米子”的全新量子粒子。理论上,这些粒子可被用于稳定地存储量子信息,而不会受到当前量子计算机所面临的噪声和无序环境的干扰。几十年来,物理学家一直在寻找一种真正的内在拓扑超导体,但从未发现任何一种材料能完全满足所有条件。
UTe2自2019年发现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具有内在拓扑超导性的候选材料,但此前未有实验能直接验证这一点。
此次实验中,研究团队使用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该仪器无需使用光或电子束,而是利用原子级尖锐的超导探针在原子尺度上获取超高分辨率图像,可排除普通表面电子的干扰。更关键的是,团队使用了一种全新操作技术,即“安德列夫STM”。这是首个可专门探测拓扑超导表面态的实验技术,目前全球仅三处实验室可实现。
量子计算机的量子比特极易受到环境噪声干扰,导致“量子退相干”,这限制了量子计算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拓扑超导体被认为是突破这一瓶颈的理想材料。其表面能承载一种名为“马约拉纳费米子”的全新量子粒子。理论上,这些粒子可被用于稳定地存储量子信息,而不会受到当前量子计算机所面临的噪声和无序环境的干扰。几十年来,物理学家一直在寻找一种真正的内在拓扑超导体,但从未发现任何一种材料能完全满足所有条件。
UTe2自2019年发现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具有内在拓扑超导性的候选材料,但此前未有实验能直接验证这一点。
此次实验中,研究团队使用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该仪器无需使用光或电子束,而是利用原子级尖锐的超导探针在原子尺度上获取超高分辨率图像,可排除普通表面电子的干扰。更关键的是,团队使用了一种全新操作技术,即“安德列夫STM”。这是首个可专门探测拓扑超导表面态的实验技术,目前全球仅三处实验室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