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科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统一部署,按照《中共肥东县委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意见》的要求,特制定县科协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把加强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下简称“四风”)方面的问题作为主要任务,进一步强化与基层科协组织和科技人员的联系,为实现与市同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科技与人才支撑。
二、主要目标
牢牢把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贯穿活动全过程,坚持党组领导做表率、带下级,高标准、严要求、讲实效地开展,主要目标是:
(一)在反对形式主义上取得明显成效。重点查找和解决学风不正、文山会海、华而不实、效率低下等问题,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做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二)在反对官僚主义上取得明显成效。重点查找和解决脱离基层和科技人员、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自觉践行为民宗旨,树立服务意识,提高为基层和科技人员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在反对享乐主义上取得明显成效。重点查找和解决精神懈怠、责任缺失、事业心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提振科协干部精气神,以一日不松懈、一刻不懈怠的劲头干事创业。
(四)在反对奢靡之风上取得明显成效。重点查找和解决公私不分、铺张浪费、道德失范等问题,坚决抵制和反对挥霍浪费、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五)在作风改进上取得明显成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使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为实现与市同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三、主要环节和方法步骤
教育实践活动,从2014年1月开始,到2014年9月基本结束(集中教育时间不少于3个月),主要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学习教育、听取意见
重点是学习宣传和思想教育,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县科协领导班子和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研讨、带头调查研究、带头听取意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1、召开动员会议。2月24日上午召开动员会,安排部署教育实践活动;对县科协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的情况进行民主评议。
2、开展学习教育。围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群众观、权力观、事业观”这一“三问三观讨论”主题,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即:重温一次党章、组织一次集体学习交流、开展一次集中调研走访、宣传一批先进典型、进行一次廉政警示教育。重点抓好党组中心组学习和支部党员干部集体学习,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1周。主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章、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学习中央领导关于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县委领导有关讲话精神。组织机关党员领导干部集中两次为党员干部讲党课、作辅导报告。党组中心组和支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自觉性。要引导党员干部带着问题学、结合思想学、联系实际学,真正提高认识,触及灵魂,确保学习取得实效。
3、组织研讨交流。组织开展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素质形象、顺应群众期待、促进富民兴县”为主题的专题研讨和心得交流, 结合“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党员群众“1+1结亲”机制,开展走亲连心调研活动。一是以支部为单位开展讨论,提高思想认识;二是组织一次全体党员干部研讨交流会,进行调研成果和心得体会的研讨交流;三是召开一次乡镇科协秘书长工作研讨会,交流科协系统学习成果,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浓厚氛围。以期达到“增进与百姓的感情、增强心中百姓的分量、拉近与百姓的距离”的目的。
4、征求意见建议。重点征求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科协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科协组织、联系乡镇和帮扶村,开展蹲点调研,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建议,亲自动手撰写调研报告。同时要主动征求各部门干部职工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县科协党组向县级学会、乡镇科协和农技协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征求意见座谈会,设置征求意见箱、电子信箱和专用电话,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要按照班子和个人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原汁原味反馈给班子和个人。征求意见工作6月初完成。
(二)查摆问题、开展批评
1.开展“四查四看”活动。重点围绕中央八项规定,开展“四查四看”自查活动,通过“查思想认识,看是否树牢群众观念、站牢群众立场;查工作作风,看是否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工作是否扎实有效;查方式方法,看是否为群众所接受、真正受群众欢迎;查思创成效,看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细找不足,着力改进。
2.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在认真“四查四看”活动基础上,党组成员和机关各部室及直属单位党员干部要对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自己动手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对照检查材料包括四个部分,即:个人作风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等,重点放在后三个部分。对照检查材料要紧扣主题,开门见山,突出重点,既要联系工作实际,又要触及思想灵魂,正视矛盾和问题,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要认真思考、正面回应干部群众所提意见,提出实实在在、明确具体、便于实施的整改措施。在民主生活会召开前一周,领导班子的对照检查材料送督导组审阅。
3.召开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前,要制定民主生活会专项方案报督导组提前审阅,同时开展问题提醒谈话。由党组书记、党组成员分别找在征求意见和调查研究中群众和服务对象反应比较集中的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谈话,指出反映的问题,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改正。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党组成员要按照县委通知精神和督导组的要求,联系思想实际和所分管工作的实际,分析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自我批评,班子成员之间进行诚恳的相互批评,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及有关政策建议。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邀请督导组成员参加。
同时,支部要开好组织生活会,每个党员都要参加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办法。
4.通报民主生活会情况。民主生活会后,党组书记、主席主持召开会议,通报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时要重点通报听取意见、查找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情况,邀请督导组成员参加。参会人员范围为: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离退休老同志。
(三)整改落实、建章立制
重点是针对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制定和落实整改方案;对一些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治理。
1、制定整改方案,完善补救措施。县科协领导班子和部门负责人要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自己查找的缺点不足、督导组反馈的有关情况等,紧紧围绕改进作风的要求,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报县委督导组审阅把关。整改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做到及时整改、逐项落实。整改任务书、时间表和整改结果,要向群众公示。
2、解决突出问题,攻克疑难杂症。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从活动一开始,就要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当下能解决的问题,要马上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党员、干部和群众说明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加以解决;对于一些深层次问题,要注意从源头上加以解决。
3、开展正风肃纪,改变机关作风。根据督导组的意见和建议,对庸、懒、散等现象进行整顿治理;对存在一般性作风问题的干部,要立足于教育提高,提出促其改进的意见建议;对群众意见大、不认真查摆问题、没有明显改进的干部,要提出进行组织调整的意见建议。精简各类会议、文件和评比、表彰、达标活动;规范公务、外事接待、工作待遇等有关规定,全面检查“三公经费”使用,严禁公款请客送礼和超标准接待。
4.强化制度建设,巩固教育成果。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已有制度进行认真梳理,对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制度作出修订完善。注重总结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基层和科技工作者等制度措施,推动改进工作作风和建立密切联系群众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5.认真总结评议,保证教育成效。适时召开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党组书记、主席作总结讲话,县委督导组组长讲话。集中教育实践活动告一段落后,要继续抓好整改方案后续工作的落实,及时完善相关制度规章,巩固扩大活动成果。
四、保障措施
1、落实领导责任。党组是抓好教育实践活动的责任主体,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成立以党组书记崔礼报同志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在县委第九督导组的指导下,负责县科协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抽调精干力量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支部书记、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认真组织好教育实践活动相关任务的贯彻落实。
2、加强督促检查。县科协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和所在部门建立联系点,要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支部、各部门单位教育实践活动落实情况及时进行督导检查。
3、营造良好氛围。在县科协网站及时上传“县科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开展情况,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进展和成效;机关党组、支部利用学习专栏,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为教育实践活动营造良好氛围。结合深入开展先锋引领行动,选树作风优良的先进典型,示范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学先进、转作风、树形象。
4、坚持统筹兼顾。要把开展活动与推动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把党员干部在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工作的动力,用工作成效检验活动效果,切实做到两不误、两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