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科协2016—2020年“十三五”科普事业发展规划
肥东县科协2016—2020年“十三五”科普事业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五中、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围绕县委、县政府“四个转变”“五个翻番”目标任务,为肥东加快发展、跨越发展,与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根据省市科协关于编制科协事业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结合肥东县情和县科协工作实际,经认真调查研究,特制定县科协2016——2020年“十三五”科普事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科协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科普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助推科技创新,提升科学素质,为肥东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力实施转型发展蓄力添彩。
二、总体思路
以提高全县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不断深化“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内涵,使科普工作与公众切实需求相结合、与肥东县跨越发展相结合,努力增强科学普及能力、创新驱动能力、科普示范能力。
三、工作目标
经过“十三五”的努力,全县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能力有长足的发展,市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阵地、组织网络、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完善。肥东县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提升,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8%以上。
四、重点举措
(一)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增强整体工作合力。科普事业是一个全民的事业,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和全民的大力参与。县科协将充分发挥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把科学素质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不断充实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年召开1—2次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明确职责任务,加大对各成员单位落实任务情况的督办检查。积极引导各乡镇、各部门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将活动开展情况向县委、县政府做专题汇报,努力形成“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格局,掀起肥东县奋勇向上的科普浪潮,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巩固基层科协组织,激发科普工作活力。“十二五”以来,全县科协系统组织机构网络日趋完善,但有些组织仍名存实亡,只是文字上的数据,或者因为职务兼职现象,随着人事调整,人员变动,工作连续性不强。“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对全县18个镇、228个村、103个社区的科协组织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争取组织人事部门的支持,选优配强基层科协组织人员,进一步强化“站、栏、员”建设。至2020年,全县建立农业、林业、农机、水产、畜牧等8个专家科技服务团,成员达90人;建立科普工作服务队35支,成员达370人;建立各类科普志愿者队伍50支,志愿者达1200人。建立规范化的科普人才队伍名册台账,真正做到科协基层组织网络化,设施阵地稳定化,展教活动常态化。积极引导企业建立科协组织,为成功争取上级扶持项目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典型示范培育,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十三五”期间,不断巩固科普示范体系建设成果,进一步狠抓项目建设,力争获得国家级“科普惠农兴村”项目6个,获得省科协“科普惠农兴村”项目和“科普益民计划项目”10个。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实现以项目促产业,以项目带创新的科技效应和经济效应。同时,进一步跟进指导肥东县级4个科普示范镇,40个科普示范村,40个科普示范社区,18个科普示范基地,6所科普特色学校,400个科普示范家庭,400个科普带头人,3000个科技示范户的科普工作,使他们的示范效应更强,示范影响更大,示范层次更高,争取新培育10个集体成为省、市级科普示范组织,争取15名个人成为省、市级科普先进个人。通过示范体系建设,为我县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为科技成果的转换运用,为全力实施转型发展,发挥出强有力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四)拓展科普活动渠道,增强科普宣传效果。在办好“科普之春”、“科技下乡”、“科普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主题科普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科普活动的领域和渠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丰富科普宣传内容,扎实开展“科普进校园、科普进社区、科普进机关、科普进企业、科普进农村”活动。利用科普网站、科普专栏、科普画廊等阵地积极宣传科普知识;利用科普讲座、科教片放映、科普展览、印发科技资料、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共享科普资源;在广播电视台继续开设“科普大篷车”、“科普肥东”栏目;运行维护好肥东县科普工作QQ群、科普工作微信公众号、肥东科普微博平台等,使科学普及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层面,每一寸领域,形成全方位,多视野的科普工作格局。在科普信息方面,加大信息撰写和报送力度,全力保证科普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努力争取在中国科协、省、市科协和其他新闻媒体上发布科协工作信息150篇以上。
(五)巩固提升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展教功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科技创新,基础在全民科学素质。科技馆是重要的科普基础设施。2016年起,我县将启动新建科技馆,我们将积极争取国家免费科技馆项目,获得扶持经费,大力开展展教活动,力争每年接待3万余名青少年学生和1万余社区居民,使之真正成为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性、群众性的社会公益场所。加强行政村、社区、学校、医院、机关单位的科普宣传站(栏)建设,促成科普细胞健康生长,科普知识无处不在。“十三五”期间,努力争创国家级、省、市级科普示范社区2个,科普特色学校3个,科普示范基地3-4个。
五、规划实施与保障
实施“十三五”规划关系科协事业发展全局,必须在组织、资金、监督机制等方面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各项重点任务顺利有序进行,实现预期目标。
(一)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科协组织的领导,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科协事业的支持,保障科协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切实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
——强化统筹协调。成立规划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评价考核体系,明确部门职责分工,确保重点任务落实。加强对县学会、乡镇科协的指导,及时沟通协调,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完善工作机制。坚持民主办会制度,加强科协全委会、常委会的决策职能,提高科协常委、委员、代表中基层一线科技人员比例,完善民主决策程序,充分发挥各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密切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
(二)资金保障
——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公共财政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主导作用,逐步提高对本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的经费投入额度。积极争取政府各有关部门支持,为科协系统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决策咨询、技术服务、继续教育、对外科技交流合作等活动,以及科普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筹措社会资金。在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许可范围内,通过多种方式筹措事业发展资金,依法享受扶持政策。建立健全社会资金募集、管理、使用全过程公开制度,建立第三方监督评价制度,提高社会公信力。
(三)监督保障
——加强评估监督。根据规划主要目标,对重点任务进行分解,建立完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把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各部门、各单位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强化规划约束力,每年开展一次评估工作,对各部门、各单位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严格经费管理。部门预算要以规划为主要依据,根据重点任务的完成需要进行安排,强化经费预算评审、决算管理和监督的规范要求,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2016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