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白龙镇志愿服务搭起干群连心桥 助力秸秆禁烧显“神力”
又是一年收获季,连日来,肥东县白龙镇300多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齐心协力,一边帮忙收割一边助力禁烧,成为乡间一道风景线,其中奔波在田间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秸秆打捆志愿服务队尤其亮眼。他们日夜活跃在田间地头,为小麦、油菜秸秆打捆,代收代运小麦、油菜秸秆,不仅解决了农户秸秆无处放的麻烦,而且变废为宝实现了综合利用,杜绝了火灾隐患防止大气污染。
6月3日下午,在镇东社区田间地头,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正在不停地给秸秆打捆机加料,一捆捆结实的秸秆从后面“吐出来”,参加禁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朱宝萍说:“我们社区今年采用这种打捆方式,有效解决了最头疼的秸秆处理问题,给我们社区禁烧工作提供很大帮助,对“三夏”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帮助很大”。
随着夏收的不断深入,夏种的陆续展开,路边存留秸秆所形成的焚烧隐患也在随之增大。为快速消灭禁烧隐患,该镇积极动员17村社区利用打捆机投入禁烧战场,对存留秸秆进行打捆回收、综合利用。当前路边、空地等堆放秸秆严重,这些秸秆如何处置,已是当务之急。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尽最大努力实现秸秆粉碎还田,但因油菜秸秆依然存留不少,造成了焚烧隐患,面对秸秆处置,只有两个去向,要么拉回村庄持久安全堆放,要么打捆回收综合利用,前者只是权宜之计,耗时、耗力且长年累积也不是事情,唯有打捆回收综合利用才是治标治本。为此,该镇多方联系打捆机,大打秸秆歼灭战。
该镇常务副镇长王祥军说,“每年的午季,时间紧小麦、油菜耕地多,秸秆处理难度大,是“三夏”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但是今年,该镇在加大秸秆禁烧力度的同时,积极转变工作方式,变“堵”为“疏”,提前着手大力宣传推广秸秆打捆机,积极引进先进的小麦、油菜秸秆打捆机械,在田间地头利用机械直接把小麦、油菜秸秆打成捆,一方面方便农民抢占时间播种花生、水稻,另一方面也解决了秸秆禁烧的大难题。今年该镇正在大力推广秸秆打捆机、碎草机投入“三夏”作业,提高秸秆回收利用率。”
“你们真是帮了俺的大忙了,不光出力,还出钱,连一口水你们也不喝,谢谢你们!”看着大汗淋漓的志愿者们,憨厚的李大爷感激地说。
“今年俺家地头边麦子长得好,老伴和孩子们不在家,正愁家中没有劳动力,现在你们过来帮俺救了急,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李大娘感动地说。
在该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队的配合下,残留秸秆打捆回收工作正在开足马力、如火如荼进行,对全镇各处存留的秸秆进行打捆回收综合利用。打捆机清理过的路面,该镇还组织志愿者进行清扫、洒水作业,确保万无一失。
“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队到镇东社区帮助困难家庭处理油菜、小麦秸秆,既解决了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又让贫困户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不仅进一步树立了‘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模范作用,增强了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还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凝聚了民心。”该镇镇东社区书记李德金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