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白龙镇“鱼菜共养” 打造生态农业升级版
“水木清华”想必很多人已经熟知,在肥东县白龙镇青龙甸有一个“水清木华”生态园,在园区里有两个占地10余亩的温室塑料大棚里,各种珍贵的鱼虾在水池里徜徉,而生态蔬菜就漂浮在水面上,互相供给能量。这就是园区独特的技术成果——鱼菜共养基地。
4月16日上午,该镇科协秘书来到青龙甸生态园查看鱼菜共生运行情况。园区负责人介绍说,“这种种养模式下,不会施任何农药和化肥,只是根据需要会添加少量植物生长营养剂。这一生态循环种养模式还有非常多的好处。”
“鱼菜共生”种养系统,其顺序是,首先将水注入一个大深水池沉淀,之后水被导入养鱼池内,再用水泵将含有鱼粪的有机水输送到水培草莓管道中,草莓将水中粪便等有机物分解并转化为可吸收的营养,并制造氧气后清洁含氧的水又回到养鱼池,供鱼儿生长。其次,借助鱼池中的有机水种植各种无土栽培蔬菜。在种养殖大棚里安装传感器自动监控,可以远程获取温室大棚及养殖区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水温、PH值、溶解氧等相关数据,并通过手机、计算机等信息终端向管理者推送实时监测信息、报警信息,实现智能化远程管理。通过这种模式养出的鱼,因其整个生长周期无需使用渔药,鱼产品洁净无污染、肉质鲜美,产出的蔬果因吸收营养全面,口感甘甜,鲜嫩爽口。
“鱼菜共生”模式好处在于,首先,它把水产养殖与蔬菜栽培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生态循环设计实现协调共生。其次,每亩地不但节约两三千元成本,其鱼、菜安全品质也将得到保障。“鱼菜共生”高效种养技术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生态平衡关系,是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低碳生产模式,也更是解决农业生态危机有效的方法。另外,在场地利用率上,也可达到普通农田10倍以上。下一步,该镇科协将在当地推广“鱼菜共生”这种新型种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