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怎么能够击败世界国际象棋冠军
在中国象棋甲级联赛的赛场,安保人员手持金属探测器,严防参赛选手把手机或耳麦带进场内。原来,电脑上的中国象棋软件程序,已经到了可以轻松击败特级大师的水平。如果在场外观看棋局直播的人,把电脑运算的结果传给参赛者,他的对手将毫无胜算。
其实,类似的情形早在国际象棋界出现了。1997年6月,电脑“深蓝”与世界棋王卡斯帕罗夫对战七盘,竟然两胜三平一负,轰动世界。在“深蓝”的主机里,内置500个国际象棋程序芯片,储存了60万份顶级对局棋谱。世界棋王每走一步,“深蓝”马上计算接下来的千万种棋局变化,自动筛选出最有制胜机会的下一步。
一堆电子元件击败了人类最聪明的大脑,显示出人工智能改变世界的未来图景。人工智能是源起自1956年的新兴学科,试图让计算机拥有学习、推理、思考和规划的能力,成为模拟人类思维的智慧机器。如今的智能服务机器人,能够端菜扫地,唱歌跳舞,跟孩子做游戏,陪老人谈古论今。那些并不具备人类外形的人工智能产品,比如语音识别、图像分类、机器翻译和可穿戴设备,也逐渐成为人们离不开的好帮手。
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方兴未艾,加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一旦可以像人的大脑那样举一反三,拥有智慧和情商,机器的创造空间几乎无法想象。到了那时,人类怎样防止智能机器成为自己的对手,也许会是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