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要探索月球的奥秘
2013年12月14日,中国“嫦娥”3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玉兔”号月球车缓缓打开蜷缩的身体,顺着斜梯滑到月球表面。这是自20世纪60—70年代“阿波罗”成功登月之后,人类探测器实现的唯一一次月球软着陆,中国也因此成为第三个独立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嫦娥”3号和“玉兔”号着陆月球,是中国探月工程的重要一步。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计划分为无人探月、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整个工程预计历时20年,最终目标是建立永久的月球基地。
也许很多人要问,月球上荒凉一片,上去又能有什么用处?其实,别看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1/49,稀有金属的储藏量却比地球多得多。月壤中含有丰富的氦-3,利用氘和氦-3进行的氦聚变可作为核电站的能源。月球两极还存在大量液态水,可能成为人类在太阳系中拥有的最宝贵的“不动产”。何况,月球基地还将成为人类生存延伸到地球以外星球的开端。
探测月球是人类航天史上的大事件。1959年9月,苏联发射的“月球”2号探测器成为第一个击中月球的人造物体。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登月。中国的探月工程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已经完成了“绕”和“落”两个阶段,并计划在2017 年发射月球自动采样返回器,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