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身上长小瘊子会致癌,这是真的吗?
生活中经常有一些人会在脸上、脖子上、手背或前臂、脚底长出一些粗糙的硬包,比蚊子叮咬的包硬多了,有针头至黄豆大小,甚至更大。大多数这些硬包都不痛不痒,有些会有压痛感和痒痒的感觉,除了很难消除和影响美观外,似乎对身体没什么影响。那么这些硬包是什么?
其实这些硬包就是俗称的瘊子,瘊子是一种乳头瘤病毒感染,也叫做刺瘊,在医学上称寻常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瘊子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以手指、手背、足缘为多,发病主要以青中年为多,不超过1cm高,大小有的如小米粒一般,有的一小点,手外伤或水中浸泡是常见的诱发因素。瘊子长在脸上或者手上虽然不是很疼,却是皮肤的累赘,看上去就想用手抠掉,结果留下疤痕很难看。但是瘊子并不属于难治的病。
如果患上瘊子太久后,一直没有把它给治好,那们就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人的免疫力,使得人的身体的抵抗疾病的应答机制受到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人的免疫力就会下降,容易患上其他疾病。
冷冻治疗是瘊子治疗的一种方式,但是因为其会造成有疤痕,并且儿童本身承受能力不强,冷冻治疗对于儿童来说并不是最佳治疗方法。
冷冻治疗主要作用成分是液氮,冷冻治疗瘊子的原理是在-190度的低温状态,将液氮放出产生瞬间冷气,然后将生长在手上等部位的瘊子冻结掉,使瘊子细胞呈现脱水状态,加上电解质的浓度高,瘊子细胞就会发生死亡,从而有效抑制瘊子生长增殖,并杀灭病毒,起到治疗效果。
平时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既然瘊子是病毒感染所致,那么平时就要注意不要损伤皮肤,当然我们不会特意去划伤皮肤,但往往有的时候是我们不经意造成的,那么当皮肤有创伤的时候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病毒感染,尤其是洗澡的时候力度不要过猛,干性皮肤搓澡的时候要多浸泡一段时间,可以适当的擦一点醋再搓。每一次搓完澡之后要注意保护皮肤,避免皮肤干燥粗劣。当皮肤缺水干裂的时候细菌病毒也容易进入到皮肤里面,造成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