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金属(3)---金碳奇缘
《天工开物》中的炼铁
在冶金技术发展起来之前,石器时代及以前的人类对金属的认识可能仅仅来自于自然金——这一著名的惰性金属几乎是原始人们能见到的唯一金属单质(有多种金属均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单质形态,如银、铜、铂,甚至铁和铝也有单质形态被发现,但极为罕见。)。而其他大部分的金属元素,往往以离子(游离态或固态盐)的形式存在于水体、土壤及岩石之中。
这实际上要归功于地球大气中多余的氧气——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大部分非惰性金属均会很快被氧化成正价离子。而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正价的金属离子,在生命中是不可或缺的,若是没有这些金属离子,生命可能无法诞生。
让我们重新梳理一下生命与金属那交缠的可能历史吧:
地壳中的金属单质被大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离子形态,存在于最初的岩石与海洋中——那个时候,大气中的氧气因氧化还原反应被地壳中的元素消耗殆尽——就像金星与火星一样。最初的海洋与天空间进行着规模宏大的米勒实验,诞生了最初最简单的有机分子——这其中很可能包括卟啉分子,因为卟啉分子是极少可以通过无机反应合成的有机分子之一。
有机分子与金属离子共存于原始汤中,相互结合、分离、排列组合。最开始金属与有机分子可能形成一些简单的结构,例如携带金属离子的卟啉环,或者简单结构的铁硫簇。
随着生命的进化,这些结构越来越复杂,也越来精密,直到形成了生命世界众多的含金属有机分子。然后40亿年后,人类文明诞生,对金属的第二次应用出现在人类学会冶金之后。在之前,生命从环境中汲取金属离子,利用其氧化还原特性来进行特定的生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