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离我们有多远?
出门上班前,智能手机已经为你选好了今天的交通工具;电动汽车的导航显示:今天的上班路线交通状况良好;在城市的大小街道中,随处可见健康医疗检测设备……这样的生活想起来便让人觉得很美。
在今年的“两会”上,“智慧城市”首次出现在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到的“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强化服务,着力提高政府效能,推广电子政务和网上办事”的举措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有了政府的重视,相信以上描述的智能生活场景将离我们越来越近。
目前,智慧太原在重点项目等多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比如,完善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公共平台、智慧城市感知网、智慧管网工程、智慧公交出行系统等。如今,在公共基础数据库内,太原市主城区400平方公里范围1:2000、1:500地理数据已更新完成,建筑物地名正在普查。人口库已完成4个城区;三维建筑物模型已完成120平方公里;完成了市直事业单位法人库建设。
在2015年12月前,运城市将进入智慧产业的孵化期,届时运城将初步构建智慧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园区高速宽带信息网络、园区企业共享服务平台和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重点建设云计算、教育两大主题园区,集聚5到10家产业链企业入园,通过以社会管理、民生服务为主题进行示范建设,包括智慧教育、市民一卡通、数字城管、智慧医疗等。
作为全国“智慧城市”的试点,阳泉市围绕建设智能化城市,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按照先易后难、试点先行的原则,运用先进技术,整合现有网络,建立统一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使城市管理要素系统化、公共化,从根本上提升城市管理档次,使城市管理走上智能化轨道。目前,阳泉市已建成这样的公共场所免费无线互联网全覆盖区域31个,可覆盖商业区、旅游区等9类公共场所,向公众提供600个免费无线接入点,允许3万个无线终端用户同时免费上网。
“我省智慧城市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建设目的不明确,建设思路不清晰,建设模式不可持续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智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标准体系。”太原市城建局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规划、综合资源,充分利用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实现人、物、环境的协同共享、优化配置。以人为本,科学化管理,从而提升政府的行政服务效能和管理模式。智慧城市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但最终目标是要最大限度地为市民在医、食、住、行、游、教等方面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让市民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