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创客夏令营创新研学旅行新模式
解析植物的生物密码,用创造性的科学思维感受科普魅力,体味创客精神,“生物创客”的飓风迅速席卷全国,形成时下夏令营潮流态势,丝毫不亚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煽动翅膀而引发的“蝴蝶效应”,而这场巨大的夏令营风暴焦点处,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以其农林研学旅行创新模式,为国家蓬勃发展的科普旅游业注入的全新活力剂。据不完全统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暑假期间累计接待夏令营团队人数达5000人次,创历史新高,其中参与“生物创客”体验项目团队占85%,跃居其它研学项目推荐内容之首。
感受“创客”魅力,让“创造”的种子在孩子们的思想中生根发芽!这就是生物创客夏令营的精髓所在。毫无疑问,陈列展览在博物馆的教育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实现其教育职能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活动形式,然而,这种单一的教育形式很难认为是令人满意的。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青少年求知探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传统单一的模式化科普教育转化为全方位寓教于乐的创新研学形式,如何更好、更充分地发挥博物馆教育的社会效益,已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长期以来的职责目标所在。
创新铸就梦想,示范引领研学旅行新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长期致力于科普公益事业,依托知名高校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最大的农业主题博物馆组群行业优势,充分发挥其社会文化传播职能,长期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科普发展战略,走“科普强旅游,旅游促科普”的博物馆发展之路,走出去“科普大篷车巡展巡讲”、“自然科普大讲堂”线上线下全面辐射,引进来除了更新完善陈列展览,举办形式多样的专题展览和特色研学活动,开展“春夏秋冬”季节档系列专题活动,此外,针对青少年创新研学需求,在常规的科普参观研学项目之外量身打造寓教于乐的短期类研学旅游新产品,包括DIY创客空间蝴蝶标本制作、“跟着党伯学种田”农耕体验项目、超微观察实验课堂等项目内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朱荣科主任说:“结合旅游和学术的理念,加强专业团队、学术团队以及博览园自身的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博物馆和科普教育基地文化传播职能,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创新研学契机与平台,真正做出景区型高校博物馆自己的特色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接下来,我们会在坚持“四位一体”模式的基础上,将研学旅行、科普旅游这块蛋糕做大,发挥出景区型高校博物馆真正的社会功效,将博览园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的研学旅行目的地。”
原文链接:http://www.911mishi.com/?p=10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