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研发为什么这么“慢”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天花(Small Pox)?作为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超高的传染病之一。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在牧场观察女孩子们挤牛奶时意外发现,那些得过牛痘的女孩子们居然安然无恙,没有被传染上天花。于是,他在1796年成功研制出了天花疫苗,拯救了无数人,特别是孩子的生命。20世纪30年代,我们相继研制出了对抗狂犬病、白喉、破伤风、炭疽、霍乱、鼠疫、伤寒和肺结核的疫苗;20世纪中期,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试验室的条件日益完善,研发疫苗达到了一个高峰,那之后,我们有了针对脑膜炎、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等的疫苗。而21世纪,科学家已经可以利用DNA重组技术,更精准地研制疫苗,比如每年针对不同流感病毒特点研制出来的流感疫苗。
詹纳为一位8岁儿童接种了从挤奶工手指牛痘脓包里提取的物质
一般来说,研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需要2~5年的时间。为什么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呢?首先,我们必须了解病毒在宿主(人类)中的特征和行为。这需要建立一个动物模型。其次,我们必须证明未来的这个疫苗是安全的,它只触发人体免疫系统的某些部分而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接着,我们要用动物模型对这个未来的疫苗进行临床前的动物测试。在成功通过动物测试之后,接着进行人体测试,如果结果安全有效的话,需要经过医药监管部门的审核,然后,找到性价比最高的方法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制造,最后,才能把疫苗分发到各级医药单位,服务大众。研制疫苗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尤其是目前这个流行全世界的新型冠状病毒,已经发生了各种变异。研制疫苗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并非易事,不过,如果能计划好,也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来得快!
作者: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