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能焚烧秸秆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和其他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
焚烧秸秆的危害
1.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有数据表明,焚烧秸秆时,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 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 倍。通常,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有黏膜的部位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的发生。
2.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尤其是在村庄附近,一旦引发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3.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可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减小,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4.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利用,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虽能使部分无机养分得以还田,但整体上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