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振动模式”竟源于地下“岩浆拔河”
2025年1月,爱琴海的宁静被一次次地下震动打破。希腊圣托里尼岛——这个以蓝顶教堂和壮丽日落闻名于世的旅游胜地,突然进入了紧急状态。持续超过一个月的地震活动让居民夜不能寐,游客纷纷撤离,社交媒体上充斥着“火山要喷发了吗?”的猜测。
这不是杞人忧天。圣托里尼本身是一座被火山喷发摧毁的小岛残余,由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一次毁灭性喷发造成,那次爆发可能加速了米诺斯文明的衰落。如今,这座沉睡的火山再次“翻身”,引发了全球地质学家的高度关注。
9月24日,《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揭开了这场持续一个月“振动模式”背后的深层“剧情”:圣托里尼与7公里外、完全在水下的科隆博火山,居然共用一个“地下仓库”——由一条管道连通的两个岩浆房。更惊人的是,这两座火山似乎在“抢物资”,上演了一场深埋地壳之下的“岩浆拔河”。
这项研究由德国亥姆霍兹协会地球科学中心与基尔海洋中心主导。科学家借助卫星雷达(InSAR)技术,精确测量了地表的微小隆起。这些数据如同“地球的脉搏”,揭示了地下岩浆的流动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