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导乡科协组织科学家精神宣传进校园—学习两弹元勋孙家栋专题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进步,背后默默无闻的科学家也逐渐走入人们视野。为发挥榜样力量,激发学生们敢于创新,奋勇争先的精神活力。6月13日,响导乡科协联合响导乡小学上了一堂“学习优秀典型——两弹元勋孙家栋”的公开课。
课上,老师先是问大家:“同学们认识孙家栋吗”?很少有人举手。又问道“那大家认识钱学森吗?”大家齐刷刷的点头。接着,老师说道:2009年3月5日,钱学森给孙家栋写去一封信,98岁老人亲手签了名。信中说:“您是我当年十分欣赏的一位年轻人,听说您今年都80大寿了,我要向您表示衷心地祝贺!您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
一封信中7次提及“您”这个称呼,这个让孙家栋感动不已的小细节,能体现出他对孙家栋航天贡献的无比肯定!学生们听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开始对这位伟人充满好奇。
为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紧接着,老师便播放了孙家栋的纪录片,从“中科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探月工程高级顾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的职务简介;到“我国深空探测事业的开拓者,参与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的荣誉称号;再到“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和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并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的伟大事迹,学生们逐渐对这位伟人有了初步的认识。
课堂上,有同学发言:“当我看到孙家栋在发射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时,不顾违反纪律,冒着政治风险,只为排除故障,送上一颗安全的卫星!让我看到了一心为公,毫无私心的科学家形象!”
另一位同学接着发言:“这次发射失败后,孙家栋鼓励大家不要灰心、不能丧气,不能被失败吓倒。于是,两百多人含着眼泪在沙地里捡了三天,小螺丝,小线头,都不放过,捡回来要把问题找出来。最终找到原因:是一截外表完好、内部断开的小小导线酿成了这场大爆炸。”
同学们一个接一个的发言,使得孙家栋的形象逐渐丰满、立体,课堂的最后,老师又问了开始的问题:“大家认识孙家栋吗?”“认识!”大家异口同声地响亮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