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系统工程优化决策
决策是一种管理工作中的行为,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是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一个优秀的决策者通常具备开阔的视野以及准确的预测、决断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决策者所处的环境以及影响决策的因素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作出正确、理性的决策,必须在决策过程中借助一些科学手段或工具。系统工程方法就是一种能够进一步优化决策过程和目标的决策工具。
系统工程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管理工程技术,涉及应用数学(如最优化方法、概率论、网络理论等)、基础理论(如信息论、控制论、可靠性理论等)、系统技术(如系统模拟、通信系统等)以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系统工程主要应用于设计和管理复杂的工程专案,它在处理大型、复杂的专案所面临的问题时(如重大市政工程项目,需要协调物流、施工团队、工程进度、社会影响等方面),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手段,从多个角度综合比较,为决策提供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以实现系统最优化运行的目标。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优化决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使决策注重整体性。系统概念是系统工程的基础。它强调整体性,即决策和处理问题时以整体为出发点,遵循从整体到部分的分析思路。系统工程方法以整体效果是否达到最佳状态为根本标准,虽然可能会牺牲一些局部利益,但这些未达到最佳状态的部分通过整体的协调整合,依然可形成性能完善的系统。因此,在决策过程中使用系统工程方法时,须先确定整体框架,然后进行细节研究,注重决策达到的整体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系统工程不是将每个子系统简单地汇总、加和,而一定要关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和协调性。
使决策注重全面性。需要借用系统工程方法处理的问题基本都跨越了多个领域,常见的系统工程应用领域包括:社会系统工程、经济系统工程、区域规划系统工程、环境生态系统工程、能源系统工程、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和物流系统工程等,每个领域都具有独立、专业的视角和相应的专业知识。当决策涉及多个领域时,既需要综合考虑,也须基于每一领域视角进行分析。因此,在决策过程中应用系统工程方法能够帮助决策者全面地考量问题,避免出现片面的决策。
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改革内容涉及各行各业多个领域,每一项改革决策都需要从不同层面来考虑其影响,并确保自上而下地有效实施。例如,国务院发布的《关于2015 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围绕教育、医药卫生、文化、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等领域确立了39 条改革内容,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到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都进行了明确规定,体现了决策的全面性。
使决策注重科学性。系统工程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方法,具备准确的数据、充分的科学依据以及严谨的科学逻辑,因而能够提供科学性的观点。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进行定性分析,还不足以准确地说明一个系统,只有结合定量分析论证之后,对系统的认识才能更加准确和深入,结论才更科学、更能令人信服;反之,没有定性分析作指导,定量分析也就失去了方向,成为“数学游戏”。
例如,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从1961 年开始到1972 年结束,前后持续了11 年。该工程有300 多万个部件,耗资244 亿美元,参加者有2 万多家企业和120 所大学及研究机构。整个工程在计划进度、质量检验、可靠性评价和管理过程等方面都采用了系统工程方法,实现了时间进度、质量技术与经费管理三者的统一,并且能够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向各层决策机构提供信息和方案,供各层决策者使用,保证了各个领域的相互平衡,如期完成了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