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关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2013年7月26日在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8次主任会议上
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崔礼报
主任,各位副主任: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全县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纲要》贯彻落实情况
2007年以来,我们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和《肥东县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方案》的总体要求,通过“组织推动、广泛发动、部门联动、示范带动”的工作方法,围绕“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广泛宣传发动,精心安排部署,狠抓工作落实,全面贯彻落实了《纲要》的各项工作目标,有力地推动了全民科学素质教育在我县的深入开展,为促进全县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县连续2次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光荣称号
(一)强化领导,狠抓落实,科学素质教育认识有高度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纲要》的实施,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一是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组长、县22个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肥东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年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纲要》的贯彻实施工作。二是制定了工作规划、计划和方案。围绕《科普法》、《纲要》的贯彻落实,制定《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意见》、《肥东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和分年度科普工作计划,并始终将其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三是健全了工作机制。制定了肥东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领导组工作规则,建立了会议、文件、督查制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科学素质教育实施有强度
实施《纲要》时间跨度大、涉及部门和教育对象范围广,县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县妇联、县教育局、县人社局、县总工会、县委宣传部、县科协、县科技局、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农委等单位,分别从自身工作的特点出发,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了《肥东县妇女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等九个方案。县科协作为牵头单位,强化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各部门都能密切配合,一是在行动上形成合力。按照统一部署,各尽其责,协调联动,互相支持,共同做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二是在保障上形成合力。围绕纲要目标完善具体措施,统筹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安排,统筹人、财、物的投入和配置,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全县形成了“党政重视、科协牵头、各部门参与、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全民科学素质教育工作合力。由于部署周密,方案齐全,部门联动,措施有力,《纲要》的实施得以扎实有效地推进,全县公民科学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
(三)加大投入,整合资源,科普工作平台建设有力度
通过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创新工作手段,搭建了崭新的科普工作平台。一是科普经费稳中有升。按照全县人均1元的标准,将科普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2013年达到115万元,高于合肥市其它县、区。二是科普队伍发展壮大。县直共成立了8个学会、协会,18个乡镇有专职科协秘书长。全县建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36个,成立了由42名涉农、涉科、涉教专家和技术骨干组成的“肥东县科普服务团”,组建了一支由526名各领域、各行业、各层次的志愿者组成的科普志愿者队伍,聘用农村科普员741人,在全县90%以上的村居、社区建立了以科技致富能手为主体的农民科普队伍。三是科普载体不断丰富。全县18个乡镇、228个村、103个社区按照“八有”(有活动室、有牌子、有桌椅、有书报资料、有管理制度上墙、有科普宣传员队伍、有影视设备、有科技活动记录)的标准,建起了规范的科普活动站和科技图书室。全县80%的中小学校建起了科技活动室,命名了6所科普特色学校。建起了肥东科协网,供广大群众上网查询各种信息及技术;创办了“科普之声”、“科普园地”电台、电视栏目,每周播放6次,时间长达90分钟;编印了各类科普画册,发行10000余份;在县城人口集中地建起了一处高标准的科普画廊,内容涵盖《纲要》、卫生、保健等知识,并定期更换;全县乡镇、村(居)、社区和农技协共兴建374个科普宣传栏,县科普中心自制科普展板450块,在全县巡回展出。目前,全县涌现出省、市、县科普示范乡镇10个,科普示范村120个,科普示范基地34处,科普示范家庭660户,5个农技协获得国家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工作表彰。
(四)全面覆盖,重点突出,五类人群素质教育有广度
1、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取得新业绩。以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为重点,大力开展未成年人科普教育活动。一是建立和完善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新体系,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县科协与县教育局、县科技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肥东县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于2010年起,对在科技创新评选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的青少年及优秀辅导员进行表彰奖励,并从2012年起以县政府名义对在省市获奖的优秀学生及辅导员进行表彰奖励。通过扎实有效地工作,在近两年的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县累计有12人获得一等奖,24人获二等奖,36人获三等奖。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普活动。组织学生免费参观省市科技馆和开展“科普大篷车”、“科普活动周”、“百名专家学者讲科普进学堂”等一系列活动,使受教育学生达20万人次。三是积极引导青少年参与“知荣辱、树新风”道德实践活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四是加大“两法两例”宣传力度,采用印发手册、知识竞赛、讲座、现场咨询、开展“法制进校园”活动等方式,努力扩大教育面。五是积极探索“留守小队”工作新方法。于2008年新建了一支留守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疏导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开展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建设,共建省、市、县级留守未成年人之家18个;配合省科技馆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走进阳光小学”公益科普活动。
2、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取得新成效。以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民科普教育活动,共培训农民48.5万人次,建立农家书屋354个。一是组织实施了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几年来共培训农民4.5万人,实现转岗就业2.2万人;二是组织实施了农业科技培训工程,近年来共培育示范村185个,培训人数达7200人;三是组织实施了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培养了1000个科技示范户,建立各类高产示范片150余个;四是组织实施了农民创业带头人培育工程,在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培训农民创业带头人500多个;五是组织实施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培养具有大中专学历的农村实用人才554人,已经毕业449人,在校生105人。
3、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取得新突破。以提高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为重点,大力开展城镇劳动人口科学教育活动。一是以“科教进社区”活动为载体,以“讲科学生活、建文明社区”为主题,积极推进科普进社区。组织科普志愿者在城区开展了“爱护生命、远离毒品”、“食品安全”、“防震减灾”和“健康生活”、“弘扬科学精神、反对宗教迷信”为主题的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二是认真抓好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2007年以来,全县职业培训机构共对25816名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培训合格率达90%,培训后再就业率达80%;组织630人参加创业培训,其中261人成功创业,带动1800人实现就业。三是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全县共有24953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有22457人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4、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取得新进展。以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为重点,大力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教育活动。于2007年组织开展了全县第二届中青年学术论文评选;于2008年,由县委组织部组织开展全县“中青年干部新农村建设大家谈征文”评选活动;同年,由县党史办组织县直各单位和各乡镇的干部、职工撰写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果文章,编纂成《肥东改革开放三十年(1978-2008)》一书;2011年又成功举办全县第三届中青年学术论文评选活动,共收到参赛论文487篇,评出获奖论文50篇。几年来,全县共举办领导干部及公务员培训班26期、知识讲座48期,参训学员3268人;举办周六大讲堂 20期,参加学习者达3200多人次;组织党委(党组)理论组学习1437期,参加学习者达83万人次;组织干部参加网上在线教育达1526人。全县95%以上的乡镇干部和90%以上的农村党员及村居、社区干部接受了科技培训。
5、妇女科学素质行动取得新收获。围绕女性特点和需求,有效开展妇女科学素质行动。一是帮助妇女提高就业能力。2007年以来,先后举办了女性创业、家政服务、缝纫技术、微机操作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0多场次,培训就业创业女性2000余人;开展“春风送岗位”行动6次,举办女性创业就业推介会、妇女专场招聘会2次,先后组织多家企业为广大妇女提供就业岗位1600多个;不断深化“巾帼建功”活动,提升女职工岗位建功能力。二是帮助妇女增强学法、用法能力。充分利用三八维权月、三下乡、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共组织各类法制宣传活动96次,印发宣传资料10万多份;多次举办外出务工妇女法律知识培训,让法律知识走进家庭、工厂、机关,引导广大妇女学法、守法、用法。三是广泛开展文明生态家庭创建和特色家庭评选活动,2007年以来全县共表彰“平安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廉洁家庭”、“美在农家”示范户等各类先进家庭2.4万户。
二、目前存在困难和问题
目前,《纲要》贯彻实施总体情况较好,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个别部门开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专题活动不多;二是科普教育的教材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三是部分专(兼)职人员特别是基层科技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与工作要求还有差距,亟需加强业务培训;四是《纲要》贯彻落实的检查手段单一,奖惩措施难以兑现。五是没有一个大型科技馆,硬件设施相对滞后,影响经常性科普活动开展。
三、对今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工作的安排
在下一阶段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紧紧围绕四个方面加强工作:一是明确一个目标。在贯彻实施《纲要》工作中,紧紧围绕省、市相关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明确《纲要》实施各项目标任务,继续扎实有序地开展《纲要》实施工作。二是抓住两个关键。抓住思想认识这个关键: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站在实施《纲要》就是大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改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构建文明和谐肥东”的高度来强化思想认识。抓住县情这个关键:目前不科学、不健康、不安全的生活方式普遍存在,进一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全面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意义重大,势在必行。三是深入实施五大行动。在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妇女科学素质行动。四是加强五项保障。进一步加强领导保障、人才保障、投入保障、制度保障和激励保障。不断开发和整合资源,加强队伍建设;多方争取支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尽快兴建一个县级科技馆;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科普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建立更加有效的机制,采取更加有效的手段,全力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